點數旅行新手教學(三):真的差很大!以飛行累積為例,如何挑選好的哩程計劃?
Brady上一篇用非常簡單的例子,希望說服大家既然「哩程可以相互累積、相互兌換」,只守著亞洲萬里通會是很可惜的事情,因為只有容易花掉的哩程,才是好的哩程,為了集中累積、並且快速達到兌換標準,妳/你真的應該認真思考自己的旅行習慣,聰明選擇適合的哩程計劃!
例如儲英國航空Avios,香港~台北來回只要9,000點(對比亞洲萬里通需要15,000哩數),又有全家桶可以「徵用」家人的哩程數,根本逆天,累積不夠數量都難。哩程計劃的優劣/好與壞,可從累積、兌換、可用機位三個面向觀察,Brady將從「累積面」開始詳細幫讀者們剖析囉。
哩程累積的三大渠道
前文最後和大家聊到:選擇哩程計劃的過程就和挑男友/女友一樣,各自有其優點與缺點,只有最適合妳/你的,而沒有最好的。因此,我們需要系統化的方式,從不同面向分析,剖析如何取捨眾多哩程計劃。
「累積哩程」是遊戲開始的第一步,把哩程想像為貨幣,口袋沒錢、寸步難行,口袋無財、怎麼理財。因此,了解哩程累積的主要渠道,肯定是選擇哩程計劃的第一步。
哩程累積的三大渠道為:
-飛行累計
-消費賺取
-直接購買
花的掉的哩程才有價值,如果某哩程計劃同時提供上述三個渠道,就很容易達到兌換標準。由於每個人賺取哩程的方式不盡相同,Brady以下將逐步討論三大渠道各自適合什麼樣的消費者,就「累積面」比較主流哩程計劃的優劣。
兩種飛行累積模式
哩程 (Award Miles) 曾經是航空公司用於獎勵忠誠客戶的媒介,飛行越多距離、累計越多哩程。但生意是現實的,賺了很多錢自然會想如何賺更多錢,今天航空公司趨向獎勵「花更多錢」的客戶,賺取哩程的方式分化為兩種:
-依據飛行距離與購票子艙等:大部分航空公司採用
-依據實際支付票價(美金計價):以北美籍航空公司為首,部分航司慢慢採用
普通人購買一張美國航空洛杉磯~香港的來回機票(假設票價$1,250美金 = 約HK$9,800),如果累積到美國航空自家的哩程計劃-AAdvantage,只能賺取票價的五倍 = 6,250 miles的哩程。但是如果累積在亞洲萬里通的哩程計劃中,則可以*累積接近11,000 miles的哩程,相較累積在美國航空多出76%!
這完全呼應了Brady前一篇提到的:「為什麼」我們不能簡單地搭A航空,就累積到A航空就好?因為並不一定划算!
* 為簡化情境,假設累積比率為最常見的75%(全價票才有100%累計)
如何計算可以累積多少哩程?
如果是以實際支付票價計算可累積哩程,妳/你只需要知道購票時花了多少錢,乘以倍數即可得到結果,例如普通的美國航空會員,乘數是"5x",而高階行政白金卡會員,乘數高達"11x",如果購買一張$1,190美金的豪華經濟艙機票,普通會員將賺取 5 x $1,190 = 5,950 miles的哩程,而行政白金卡會員將賺取 11 x $1,190 = 13,090 miles的哩程。
如果是依據飛行距離與購票子艙等決定可累積哩程的數量,則稍微複雜,我們必須知道三件事:
-飛行距離*
-所購機票之票價子艙等
-欲累積之哩程計劃,於此票價子艙等的累積率
妳/你可以使用"GCMAP"這個小工具(點我)計算飛行距離,例如要知道洛杉磯~香港的單程飛行距離,只需要輸入兩地的機場代碼"LAX-HKG"即可。
如想要知道購買的機票子艙等為何,有時候購票過程中可能會告知(如上圖之N/P/I/F子艙等),但是... 記得機票的真實價值,是航空公司與旅行社不想告訴妳/你的秘密嗎?許多航空公司與線上機票網站,沒有提供機票子艙等的資訊,或是藏的非常隱密,讓妳/你很難找到。
* 航空公司通常採用IATA公佈之航路距離作為累積哩程之依據,而非實際飛行哩程,Gcmap的結果可能有微小差異。
最後,要如何查詢各哩程計劃對應特定子艙等的累積率呢?Brady建議採用"Wheretocredit"這個小工具(點我),簡單輸入機票的子艙等,就能得知該艙等累積到各種哩程計劃的具體比率,從而得知哪一個哩程計劃在累積上較有優勢。
例如購買上述$970美金(含稅價$1,190美金)的美國航空豪華經濟艙機票,子艙等是"P class",累積到美國航空的哩程計劃,僅能累積4,850 miles的哩程,但是Wheretocredit提示我們,累積到卡達航空 (Qatar) 哩程計劃,可以得到飛行距離1.5倍的 (150%) 的哩程,也就是接近22,000 miles的哩程!
這意味著,如果妳/你能善加選擇哩程計劃,就可以更有效地哩程累積!
好像很麻煩... 有沒有比較快的方法?
上述左手查飛行距離,右手查累積比率的方式實在太麻煩了,Justin的好朋友TripPlus團隊從而開發了最優機票查詢系統(點我),系統會直接幫妳/你抓好子艙等,並計算累計到哪一個計劃可以得到比較多的哩程!
例如下圖這張機票,系統直接幫大家抓好去回程都是P class,累積到日本航空可以賺取14,494 miles哩程,但是累積在美國航空,就只有5,948 miles囉,明顯是累積在日本航空比較有效率**。
受限於機票來源是Priceline,Brady必須很誠實的說,TripPlus這個最優機票查詢系統,未必能夠帶給各位讀者最棒的價格,但就計算機票可累積哩程數量、分析眾多哩程計劃中何者較有效率,仍然可以節省大家相當多的心力。
延伸閱讀:
** 累積的哩程數較多,並未代表一定是最適合使用者的哩程計劃,須同時考量「兌換面」,才能得到精確的結果,本文為簡化分析。
小提醒:累積率並不適合當作唯一判斷基準
本文和讀者朋友們聊聊,目前兩種靠飛行賺取哩程的模式,以及各自的計算方法。Brady最後想小小提醒:能累積比較多哩程數固然好,而累積率比較高的計劃通常也佔有優勢。但是累積率並不適合作為選擇哩程計劃的唯一判斷基準。
例如一張票累積到英國航空計畫,可以只拿到5,000 miles哩程,但是英國航空的兌換標準表中,最低只需要4,500 Avios (miles) 的哩程,就能開一張機票!同一張票累積到美國航空,可能拿到10,000 miles哩程,但"大部分"的情況下,無法達到任何兌換標準(美國國內線打折兌換促銷除外)。Brady後續將會統整累積面與兌換面兩個因子,使用「等效消費」的概念來幫大家分析,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相比三年前,採用"Revenue-based"(根據購票花費金額,判定可累積多少哩程)的哩程計劃數量逐漸增加,意味著航空公司在票價競爭的紅海中,只能持續精簡開支,削減經由機票核發的哩程。這意味著「消費賺取」與「直接購買」這兩個渠道,未來將更形重要,下一篇Brady會聊聊經由消費賺取哩程數。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