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social:

2017年3月23日星期四

實用文系列:Where to credit my flights? 辛苦飛回來的哩程放在哪個計劃?

你每次飛行都坐不同航空公司嗎?
看到每次自家哩程計劃只有25%的累積比率嗎?
這篇實用文將介紹我們辛苦飛行所得到的哩程
應放在哪個計劃
首先介紹網站Where to credit
再配以實際機票例子說明

Where to Credit




Where to Credit 

這是常客界經常會利用到的網站

可以輕鬆掌握到你所購入的機票艙等
相應可獲取的各個飛行計劃的哩程
網站可謂簡單易用
只要選取航空公司和購票艙等
所有能獲取哩程的哩程計劃及實際累積比率便一目了然

另外Where to Credit亦有Google Chrome的Extension
如果你是在Expedia等OTA訂票
更可輕鬆比較查看可儲哩程



Very powerful tools



*資料準確性雖然很高,但仍建議大家上官網再次確認哩程獲取比率


國泰航空 Economy N Class 


以我們常飛國泰航空作例

其中一個常見特價票價機票艙等:N


Finnair 是當中可累積最多的計劃,可得50%
再去官網確定的確是50% 
雖然Finnair在此情況下是最高的獲取比率50%
不過我們也要考慮哩程的可用性
先不說Finnair哩程好不好用
你如果只飛個短途來回的N 艙等
肯定是什麼都換不了
除非你本身Based Finland @@
否則倒不如放回BA Avios等其他合作伙伴

日本航空 First F Class


好啦我知道大家不會真金白銀買頭等艙

讓我分析一下拜託~~


Alaska Airlines 竟然可得350%!?
在官網查看原來有各種Bonus,的確總共是350% Bonus!

以東京來回紐約為例

單程6723 x 2 航段 x 350% = 47061 

雖然經歷過兌換Emirates First的眨值事件

不過Alaska miles仍然有很多實用的飛行Partner
哩程也還好用
好像離題了LOL

所以辛苦飛回來的哩程放在哪個計劃?


正如上文提及
最高累積比率不等於你一定要把哩程放那邊
但換句話來說
也不一定要把哩程放在自己地區的飛行計劃(如香港放亞萬)



以下列出幾個考慮重點


1. 哩程累積比率

2. 哩程可用性
3. 在該計劃本身擁有的哩程數量
4. 該哩程計劃的航空伙伴
5. 該哩程計劃有沒有家庭帳戶

Conclusion


Justin的話傾向於把哩程分在BA和JAL這兩家的哩程計劃

畢竟我覺得Based 香港的話放在OW真的不錯
Asia Miles當然也有,不過通常是透過信用卡取得

辛苦飛回來的哩程

即使只有25%
也要好好決定到底放哪邊

好像剛剛有位朋友迫於無奈要買Air Canada HKG-YVR 來回
雖然便宜艙等儲不了什麼
不過他們兩個人飛
放在ANA的家庭帳戶差不多可換一張香港來回日本的Econ了
所以真的和交女朋友一樣要慎選😏

0 留言:

發佈留言